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正在重塑快递行业的经营模式。近年来,中国邮政寄递围绕提升客户体验、推动降本增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从规模发展期、集约化发展期进入数智化管控期,从“汗水物流”向“智慧物流”加速转变,通过IT、业务和管理高度融合,实现“下单即规划、出货即组网、异常即调整”,推动网络管控向智能决策转变,科技引领作用凸显,发展势能全面积蓄。 通过数字化转型,发挥数字精准管控、预判、智能调度作用,中国邮政寄递的网络运营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实现了指挥调度、异常监控、五大生产环节46个指标的可视化,助力集中调度更精准、更高效、更快捷;深化智能管控,使用够量直达、自提点与揽投网点规划选址模型等数智化工具,支撑时限提升、降本增效;目前,数字化处理中心工程已推广至27个省级分公司105个省际处理中心场地,实现寄递中转环节可视、可控、可管;市内楼宇配送机器人、小型快递无人机的投入使用将服务“最后一公里”延伸至“最后一米”;智能档案服务中心已为超过50万用户带来安全、便捷的汽车金融档案仓储物流配送服务体验,中国邮政寄递向“行业智慧快递物流品牌”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
图为中国邮政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展出的M10无人机。这是一款六旋翼多用途网联无人机,可缩短投递时限,有效解决偏远山区、乡村地区用邮难题。
|
中国邮政推出的“室外无人车+室内机器人”纵横结合的智能化寄递解决方案,可应用于商业楼宇、高端社区、大型园区等物流到家、到户服务,相比于传统末端配送效率提升50%以上,相比于同类型智慧物流效率提升30%以上。
|
2023年,中国邮政积极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目前已在政务及商务类的法院文书、身份证、车牌证照及中医药等寄递场景进行试点应用。
|
在邮件处理、运输环节,西安邮区中心投入使用的新一代寄递业务信息平台的可视化看板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
作为中国邮政新一代邮件处理中心的典型代表,合肥邮区中心蜀山场地目前日均处理能力达100万袋(件),人均日处理效率为2368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