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世界邮政日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9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邮务,所见不同以往

    近年来,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供给质量持续提升。2023年上半年,省会城市间全程时限从年初的2.41天缩短至1.82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西部地区建制村投递频次达标率提升至99.87%;机要通信保持万无一失。如今,普服网点联网率达到100%,普邮全程时限细化到环节处理时限管控,变原来以“天”为单位为如今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并将数据更新由原来的“T+1”提升到实时更新。 

    与此同时,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邮需要,普遍服务数字化管理不断创新,内涵、外延不断拓展。 

    邮局“智慧化”。邮政渠道平台转型带动许多普遍服务网点“变身”。推进政务服务进网点,方便群众实现“少跑腿,一次办”,网点转型实现100%全覆盖,网点业务种类拓展至13大类61项;还推出了智慧邮局,比如广东深圳24小时体验式邮局,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流程优化,既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也提升了邮政网点的窗口形象。

    运输“多样化”。中国邮政持续深化智能化应用,创新邮政服务模式,率先在浙江德清支线运输中引入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无人驾驶轻型货车运邮;联合国内优秀无人机企业,在杭州湾试点支线水陆两栖无人机,实现水面起飞、水面降落;在贵州、四川等地试点使用无人机投递,提升偏远山区群众用邮体验。 

    邮票“可视化”。2021年,邮票数字化项目创立,近年来已制作发布邮票数字化产品73部。如今,用户可通过邮政专业媒体矩阵观看邮票数字化视频,大大增加了邮票在邮迷圈、相关专业领域和青少年群体中的关注度。 

    业务“数字化”。在邮政业务方面,中国邮政以提升服务体验和推进产品创新为主要目标,加快新零售转型,建设统一的邮务产品运营体系和数智化运营平台,持续推进邮政业务数字化。信函业务拓展“线上写、线下寄”互动新模式,将包裹与信函业务结合,创新推出信包业务,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函件服务品质;中国邮政文创数字藏品平台上线运行,并已推出首款数字藏品。


    

玩转邮票、声音明信片、AR赏邮等诸多邮政创新服务亮相第15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邮迷可使用AR技术观看《中国空间站》纪念邮票数字化内容。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纪念邮票,印刷工艺科技感十足。


    

图为中邮文创和哈根达斯联合推出的冰激凌月饼礼盒的海报。该礼盒附赠数字藏品“中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