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邹凤 记者 万多多
1月11日清晨,浓雾环绕,小雨淅沥。在挂着迎春红灯笼的四川省丹棱县龙鹄村村委会旁,记者找到了当天的目的地——龙鹄村金通邮快驿站。
一位身着“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绿色背心、梳着干练马尾辫的年轻小姑娘正在忙碌,她就是“95后”驿站负责人石宇飞。大学毕业后,她决定“反哺”故土,回乡工作,参与到乡村振兴中。
“临近过年了,村民购买的年货越来越多,有点忙哦。”石宇飞一边整理着货架,一边看着时间,“小黄车应该快到了,我们赶紧到门口迎一下……”
转眼间,一辆标有“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字样的小黄车驶进院坝,缓缓停在驿站外。
收件、清点、交接、扫描、分类、处理,简单整理后,已经到了饭点儿。午饭后,寄取包裹的村民络绎不绝。
“石姐姐,我取一下快递,在网上给父母买了一些年货。”在记者的协助下,村民徐燕的女儿一下取走了5个包裹。
过年的氛围一天比一天浓厚,村民不仅为家人备了年货,还为远在他乡的亲人寄去了家乡的年味儿。这不,村民伍女士就背来了一大背篓“家乡味道”——柑橘、香肠、腊肉……这些都要寄给她远在石家庄上学的女儿。记者和石宇飞赶紧拿来泡沫箱和包装袋,打包、抽真空、封装、贴单。
眼看天色越来越沉,像是要下雨。石宇飞告诉记者:“快,我们还得出去一趟,村里的黄婆婆年纪大了,过年了,想给在外地的儿女寄一点儿腊味,肯定等着急了。”石宇飞拿了一些快递包装箱,带着记者快速向新农村村民安居点走去。
“可算把你等来了。现在方便了,坐在家里就可以把东西寄出去,以前可想都不敢想。儿女们早就盼着过年尝尝我老太婆做的腊肉香肠了……”黄婆婆一边看着我们打包,一边开心地讲着。
卸车、扫描、分拣、取件十分熟练,打包、封装、下单、装车一气呵成……这个100余平方米的邮快驿站,每天进出口邮件大概有300件,解决了龙鹄村2800余位村民取件难、寄件难的问题。
体验一整天下来,此刻,记者渐渐感觉到疲倦。想到身材娇小的石宇飞常常要忙碌到21点,有时一天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对她十足的干劲和对驿站工作的热爱,不禁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