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经济”畅想春天的故事
作者:中国邮政报记者 潘建伟 来源:中国邮政网 发布时间:2025-03-13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快递物流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连接着生产和消费,是畅通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就快递物流业创新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双循环”纷纷建言献策:推进“快递进村”,提振农村消费;推动“两业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发展新质生产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建设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助力企业“出海”……作为快递物流行业的“国家队”,中国邮政认真倾听“两会声音”,着眼时代的呼唤,探寻发展的机遇,为推动快递物流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奋楫前行。

  “快递进村”提振消费扩内需

  3月7日,在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上,有记者向全国政协委员、新疆乌恰县政协副主席阿衣木沙·托合塔洪提问:“在祖国最西端乌恰县,当地老百姓网购方便吗?”阿衣木沙·托合塔洪用一个“快递进村”的故事作了回答。“乌恰山地占全县面积99.8%,过去交通很不方便。如今,‘快递进村’惠民生,便民服务暖民心。”阿衣木沙·托合塔洪动情地说,“‘快递进村’,连接的是城乡,通达的是人心,点亮的是希望。”

  “快递进村”,开启了乡村消费的便捷之门。从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到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从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随着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冷链配送和即时零售不断向乡镇延伸,消费品“以旧换新”下乡进村,农民在村里就能享受到电商带来的便利,有效激发蕴含在乡村的消费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66729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高于城镇。

  “如今,快递服务直抵村庄,村民轻点手机下单,心仪商品便能快速送达。大到家电家具,小到日用百货,丰富多样的商品涌入乡村,极大地满足了村民的生活需求,提升了生活品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城区邮政分公司寄递事业部乡邮员郭红岗道出了村民的心声。

  为此,全国政协常委、国家邮政局原局长马军胜建议大力发展“快递经济”,为扩内需、促消费作出积极贡献。马军胜认为,一个新的综合型经济形态,即“快递经济”正在形成。大力发展“快递经济”、更好地发挥“引力场”作用,不仅可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和竞争力,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畅通经济运行意义重大。马军胜鼓励邮政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勇当开路先锋,充分发挥网络基础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在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中主动承担枢纽责任,在运力资源调配中展现集约化运营优势,努力成为畅通城乡循环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跨境寄递物流助力“中国制造”出海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定对外贸易发展”被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当前,跨境电商已成为推动全球供应链重构、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引擎。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突破2.63万亿元,占外贸比重超10%。

  近年来,随着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进一步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对于企业实现由贸易出海到供应链出海的转变、提升物流链条运作效率、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黑河市丰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炜表示,海外仓的设立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助力,但是相关基础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应加大对海外仓数字化改造的投入力度,引入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库存实时监控、智能分拣等功能,提高运营效率。

  据了解,面对跨境电商爆发式增长,中国邮政正在加速全球市场布局,在美、德、日等14国已经设立17个海外仓,服务超4700家中国企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马旭林认为,建设自主可控的国际寄递物流体系是中国邮政迈向全球舞台的关键一步,而海外仓模式不仅让“中国制造”更快触达全球消费者,同时降低了企业对单一物流渠道的依赖。马旭林表示,下一步要推动跨境电商从直邮向海外仓配模式转型。

  科技创新开启物流降本新通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在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时,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2024年,全国全社会物流成本共降低约4000亿元,其中运输成本降低了2800亿元,占到2/3左右。

  近年来,数字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数字仓库、无接触配送等一系列高效物流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建议,应充分利用数智化技术全面链接和优化社会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大科技创新以及推进减碳降碳等措施,推动物流体系降本提质增效。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所关心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科技创新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全流程效率。针对智慧物流中的新趋势、新问题,他建议应尽快明确无人配送车的身份属性,建立适当的准入认证体系和道路交通规则;对于更为新潮的无人机配送,建议结合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空域开放试点。

  “低空物流是低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解决山区、高原、海岛等特殊地理环境下的配送难题,还能大幅提升配送的工作效率,有效地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表示,要让低空物流真正实现“飞得起、飞得稳、飞得多、飞得好”,需要从技术研发、网络建设、政策引导、集群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支撑,实现立体“突围”,同时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工智能+”行动开启智慧物流新纪元,低空物流进入大规模应用示范,“两业融合”推进服务型制造再升级,海外仓建设加快供应链出海步伐,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引领绿色物流新风尚……透过“两会之窗”,我们可以读懂未来快递物流发展的新动向。

  乘着全国两会的东风,让我们凝心聚力再出发,接续奋斗谱新篇,奏响“快递经济”发展的春之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