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1-1) | 孙中山像 | 50元 |
(1-2) | 孙中山像 | 100元 |
(1-3) | 孙中山像 | 100元 |
(1-4) | 孙中山像 | 100元 |
(1-5) | 孙中山像 | 50元 |
(1-6) | 孙中山像 | 50元 |
(1-7) | 孙中山像 | 100元 |
(1-8) | 孙中山像 | 100元 |
(1-9) | 孙中山像 | 400元 |
(1-10) | 孙中山像 | 400元 |
(1-11) | 孙中山像 | 400元 |
(1-12) | 孙中山像 | 400元 |
(1-13) | 孙中山像 | 400元 |
(1-14) | 孙中山像 | 400元 |
1950年6月9日,邮电部发行了“中华邮政(中央版)‘限东北贴用’邮票”加字改值,1套14枚。第二枚至第四枚于1950年6月9日发行,第五枚至第十四枚于1950年7月6日发行。
1946年7月,中华邮政发行了一套“孙中山像‘限东北贴用’”普通邮票,面值为东北流通券,全套14枚。由中央印刷厂北平厂第一版印刷,所以称为“中央一版”。
1947年6月,由于当时通货膨胀、邮资增加,中华邮政育发行了一套“孙中山像‘限东北贴用’”普通邮票,全套13枚。因为是第二次印刷,所以称为“中央二版”。
中央一版和中央二版的图案相同,但是邮票铭记中“中华民国邮政”中的“国”字有两点差异,一是中央一版的“國”字左上角和左下角开口,中央二版的“國”字左上角和左下角是闭口的。二是中央一版“國”字中的“或”字一斜画末端钝二无钩,中央二版的一斜画末端向上钩。
1950年6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邮电部利用中华邮政库存的中央一版和中央二版,发行了这套“中华邮政(中央版)‘限东北贴用’邮票”加字改值,全套14枚。第一枚至第四枚于1950年6月9日发行,第五枚至第十四枚于1950年7月6日发行。
改3一套共14枚,前6枚是由民国中央一版原票加盖而成,后8枚是由民国中央二版原票加盖而成。但是在中央一版加盖票发行后,发现有些面值无法适应当时的邮政业务需求,于是又临时拿出3种中央一版原票加盖了3枚改值票,这3枚改值票就是改3组外品:“4圆改100圆”、“10圆改100圆”和“20圆改400圆”。但是随着中央二版的发行,这些组外品就不再使用了,因此流传下来的改3组外品特别稀少,价格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