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当前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全球环境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不断涌现出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前沿科技创新,相应地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从资本等传统要素驱动型向知识、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驱动型转变,然而我国当前的创新能力尚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未来,国家之间的产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企业坚定不移地推动科技创新,打破传统对科技创新的约束。
从“十四五”蓝图实施到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创新”都是其中要义。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在这一大背景下被提出,反映出其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方面的紧迫性与必然性。新质生产力较传统生产力不同,传统生产力可能更侧重于资源的有效利用,而新质生产力强调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传统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等,而新质生产力将重心放在了知识、技术、信息等创新性要素上。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在生产力的性质和质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它依赖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代表着生产力的一种跃迁。通过对生产过程和管理方式的全面升级,带来全新的生产方式和效益提升。因此,新质生产力必定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
新劳动者
与传统的普通技术工人的简单重复劳动工作不同,新劳动者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与高端先进设备,同时具有知识快速迭代的能力。
新劳动对象
高端智能设备与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都可作为生产资料与对象参与进来。
新劳动工具
先进的技术设备如自动化制造设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等。
新型基础设施
紧密围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大科学装置进一步统筹布局。
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强大的战略引领力。
能够形成具有强大引领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从而带动和引导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出战略带动作用。
二是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未来产业发展也是在当前的“新”产业的基础上衍生出更新的能源、更新的材料、更先进的制造和更先进的电子信息以及因颠覆性技术而产生的新产业。
三是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未来各个国家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竞争,就是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重大冲击力,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高成长性、战略性、先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