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岐彬 “爆仗”源自于“爆竹”,上可溯至南朝。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驱恶鬼。早期的“爆竹”,是名副其实的燃竹,取其不断发出的爆裂之声以驱鬼邪。北宋发明了火药后,人们逐渐改用纸卷火药,以药线作引芯引燃而爆响,从而取代了燃竹爆响,但“爆竹”之名却一直被沿用下来。之后,各地又有了“爆仗”“炮仗”等诸多方言异称。 儿时,过年去买爆仗,母亲一般只给五毛钱。因为那时候家庭经济困难,平日里省吃俭用攒几个钱,过年的时候要给家里人添些衣、帽、鞋、袜,还得再置办点儿年货,正月里好待客,此外已经没有多余的“银子”可供消费的了。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味浓了,年集也开始活跃起来。离老家村子三里路有个城子集,历来就是一个较大的集店,平日里周边十几、二十里的村民都相约来此赶集,到了傍年根儿,赶年集的人就更多了,卖爆仗的生意自然是格外红火。 集上卖的爆仗,都是当地人用旧书报纸卷制的,两头呈白色,中间腰部缠绕一圈红纸,红白相间,图个吉祥。小爆仗一般每一百响为一盘,粘合成圆形;大爆仗约几十个粘合成一盘,多为八角状。零卖的爆仗论“把”卖,每把10个,小的一把一毛或一毛五;大的一把约两毛到三毛,特大的还要更贵一些。相邻公社的沙沟村制作爆仗历史悠久,生产的爆仗较为知名,故而赶集买爆仗,大多买沙沟的。 拿五毛钱到集上去买爆仗,能买两把小的加一把大的,约30个左右。买的爆仗少,过年的时候得算计着放,除夕晚上吃年夜饭的时候放几个大的,初一到初三每顿饭前放一个小的,剩下的留着过元宵节和“二月二”。 我长大了去当兵,退伍后被安排到本县邮电局工作,后来在城里安了家,过年买爆仗的习惯依然。 县城西郊有个全县最大的鞭炮市场,里面的爆仗让人眼花缭乱,购买者更是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而自己买爆仗的额度已非当年,尽挑心仪的选,小时候那种想多买两把爆仗过年的渴望,终于如了愿…… 后来有了孩子,过年我带上孩子一起去买爆仗,那选的花样儿就更多了,基本上是孩子喜欢什么样儿的,就买什么样儿的,还一边挑一边跟孩子念叨:“爸爸小时候想放爆仗没钱买,现在咱也能买得起爆仗了,只要儿子喜欢放,爸爸就舍得花钱给你买。”就好像是让孩子去补上自己小时候的“爆仗欠账”似的。 如今,县城也禁放烟花了,过年也不能再买爆仗了。而乡村却不在禁放之列,过年的时候,依然可以听到远郊村子里传过来的鞭炮声,从中嗅出一些“爆竹声中辞旧岁”的年味儿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