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9月2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限就是生命线
——中国邮政寄递提速记

    □本报记者 张明月 

    时限是寄递业务的生命线,是获取客户资源的“敲门砖”。8月4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工作座谈会再次提及要稳中求快、持续优化寄递网时限,强调要以“6·28”全面提速为契机,着力推动寄递业务提速增效。 

    6月28日,中国邮政宣布启动新一轮大提速。“全国‘1000+’城市,多省(区、市)及地区实现运邮次日达。”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行业“国家队”以寄递改革提速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向党献礼,向崭新的征程奋进。 

    蓝图以实干之笔绘制。自2018年以来,聚焦寄递业务改革发展,中国邮政集团党组深入27个省份开展了40余次基层调研,邮路一条一条捋、一条一条优化,逐环节查找问题并分类解决,寄递业务发展日新月异,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国有寄递力量是维护国家通信安全稳定的战略基石,必须持之以恒发展壮大。”中国邮政集团董事长刘爱力始终强调,寄递业务是中国邮政的主责主业,是中国邮政作为行业“国家队”的象征,是新时代落实“人民邮政为人民”的一面旗帜。 

    风物长宜放眼量。对寄递业务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正是源于中国邮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部署,践行好行业“国家队”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决心。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时限为切入点的寄递改革硕果累累。截至2021年初,邮政特快专递与快递包裹整体时限均超2019年最佳水平。随着新一轮大提速,客户获得“快得像邻居家发货”般的体验,邮政寄递“快速、便捷”的标签更加亮眼。仅6月单月,寄递收入整体增幅高于快递行业0.87个百分点。 

    惟改革者进 

    2019年集团公司工作座谈会上,“三大视角”“三大规律”的改革方法论入脑入心; 

    2020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进一步明晰,寄递改革要建立时限、成本、市场、服务、科技“五大优势”,实现体制机制、网络组织、科技赋能、运营管理模式、发展方式“五大突破”; 

    2020年3月,通过一场“庖丁解牛”大讨论,刘爱力董事长引领全系统深入剖析寄递业的本质,挖掘其规律,探索其正确的发展方式、方法…… 

    紧锣密鼓的一系列部署,释放出清晰的信号:邮政寄递改革势在必行,有序推进。 

    改革从“时限”抓起。 

    “寄递业务的本质是‘时限更快、成本更低、丢损更少、稳定可控’。其中,时限快是对快递企业的基本要求。”刘爱力董事长指出,时限是“五大优势”的前提。 

    近年来,快递物流行业作为国家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朝阳产业”,迎来高速增长。截至7月4日,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比2018年首次达到500亿件提前近半年。高速增长伴随激烈竞争,“龙头企业”加速占领市场,新兴企业“低价”入局,相较之下,邮政发展速度、市场份额与行业差距却逐渐拉大。 

    行业进入红海,改革形势严峻,前进就要啃“硬骨头”。2018年寄递业务专项审计测试显示,EMS标快全程时限慢于顺丰。顺丰标快的平均全程时限为26小时54分钟,而EMS为36小时24分钟,比顺丰慢9小时30分钟,网购带来的电商包裹增量被“通达百世”吸收殆尽。随着行业逐渐形成各类运输方式既各展所长、又互为补充,网络平稳高效运行的模式,邮政网络却因依赖单点集散和单一运输方式,各级网络衔接不畅、陆路航空运输未形成有机整体,影响了邮件传递速度和时限稳定性。 

    业兴于网,时限改革成也在网。抓住关键点,改革蹄疾步稳。收寄、分拣、运输、投递、陆航对接、信息系统、服务质量、指调中心八大资源整合,优化组网模式;全面推行集包作业,“应集必集”让收寄效率提高近3倍;“千条线路大提速”活动让整个网运线路脉动起来…… 

    线路一条一条捋,环节一环一节掰,要素一个一个剖。2020年以来,邮政寄递网全面启动“两集中”改革、网络组织改革、邮区中心改革、运输方式改革、揽投网改革“五大改革”,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以高效安全、稳定可控的寄递网络,让邮政寄递速度快一点,更快一点。 

    “两集中”改革通过“集团管省际,各省管省内”对寄递网实施一体化整体管控,各省(区、市)邮政分公司根据省内情况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改革之路。 

    “我们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就近入网、顺向发运’原则组织发运,提升了生产运营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作为“两集中”改革试点省份,江苏省邮政分公司负责人对改革成效感受明显。 

    网络组织改革深入推进扁平化组网,压缩网络层级、减少分拣次数。在青海,通过打造一个以西宁为中心、辐射直径150公里范围、3小时覆盖全省68.1%人口的快速“邮路圈”,有效缩短了农牧区邮件传递时限。 

    通过邮区中心组织变革,实施作业标准化和定额化,加快邮区中心由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型。武汉邮区中心“小改革大效益”的理念贯穿邮区中心改革的方方面面。武汉邮区中心设备维护团队的韦涛说:“我们会对任何有可能降本增效的细节进行技术改造。”“邮政速度让我刮目相看!”去年“双11”,武汉邮政的寄递速度被网友点赞。 

    运输方式上推进干线运输组织多样化、干线运能管理集中化、干线运行管控精细化改革,构建柔性敏捷、管控集中、管理高效的立体运输网。浙江省邮政分公司通过改革,使浙江出口长三角区域邮件的全程时限进一步缩短。“除了邮路‘单边改双边’,我们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网路优化需求,提出打破邮区中心地市邮路框架的方案,以运输降本为第一目标,进行多地邮路智能串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通过改革投递方式、作业模式、组网模式、激励机制,充分释放揽投网潜力,揽投部从生产作业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湖南省邮政分公司通过揽投网改革激活末端经营“一池春水”。湖南邮政采用大小“532”方式优化网点布局和段道结构——即将50%的揽投部设置在核心客户聚集区,30%的揽投部设置在优质现费客户富集区,20%的揽投部组建同城实体网。“现在我10分钟左右就能取件。”长沙邮政揽投员胡广很骄傲。 

    一路改革,一路探索。邮政寄递专业坚持以“三个视角”找差距,以“三大规律”促改革,狠抓“五大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五大改革”。2021年集团公司工作座谈会在盘点半年发展成效时指出,上半年,寄递业务呈现抬升趋势。特快时限与行业最优旗鼓相当,稳定性明显增强;快包时限与竞品差距大幅缩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惟创新者强 

    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中国邮政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以创新点燃寄递时限加速引擎。 

    ——科技创新,提供抓手。“要抓好时限数据库、成本数据库、服务数据库、市场数据库的建设,没有这四大数据库的建设,就没有智能化运营的体系建设,也没有管理的遵循,没有解决问题的‘有的放矢’。”2020年3月,刘爱力董事长提出建设四大数据库。2020年4月,进一步明确加快建设“四大时限库”,即基于各种客观因素下“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各环节时限标准的“标准时限”数据库,基于各环节作业实际的“现实时限”数据库、基于行业最佳实践的“行业时限”数据库,以及基于市场竞争数据、改革创新的“优势时限”数据库。中邮信科公司与集团公司寄递事业部密切配合,以最快速度建成“四大时限库”,确保了各类时限数据可查询、可比对、可展示、可分析。自此,对时限的管控有了有力抓手。 

    江苏省常州市邮政分公司是时限数据库第一个试点。2020年5月,时限数据库上线;7月初,常州市分公司快包标准时限库达标及以上邮路新增22条,标快标准时限库达标及以上邮路新增51条;7月上旬,快包日均走件量达25.52万件,较时限库上线前提升60.9%。 

    依托科技,寄递智能化转型取得实效。全程时限计算耗时由10天缩短至35分钟,有效支撑了时限的实时管理;对全国11万余条线路进行IT智能规划,达到菜鸟时限标准的线路占比提升27%。 

    ——机制创新,责任到人。随着寄递时限改革推进,配套的体制机制也及时跟上。2020年12月21日,在集团公司第5次生产经营分析会上,与会人员对建立“路长制”实现时限管控制度化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邮路的时限管控可以参考“河长制”的管理方式,采取“路长制”管理,由收寄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省级分公司一把手和分管寄递业务的副总纷纷化身“路长”,确保“邮路一条一条有人负责”。 

    内部机制创新保障时限,外部协同机制纵深拓展。6月9日,结合村镇公交车、村邮站等资源完善末端物流网络,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孙园镇的交邮联运快递专线正式启动,这是邮政加快“快递进村”,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邮快和交邮合作、畅通城乡流通渠道、服务乡村振兴的缩影,由此进一步确立了中国邮政在农村地区的优势地位、主导作用。通过外部协同方式,邮政确保不但送得快,还送得“好”、投得“深”。 

    ——工艺创新,规范高效。去年,应用自动理货、自动摆轮、自动供件、直连配发等新工艺新装备,邮政基本实现了分拣作业自动化、智能化,人均效能提高53%。2020年“双11”,北京邮区中心热火朝天,通过分拣机配备工程,这里实现了主要流程的无人化处理,核心技术、核心设备、核心系统实现了自主研发,成为中国邮政最新的高度自动化处理场地典型代表。总结试点省份处理中心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集团公司制定并下发《处理中心运营管理手册》、处理中心建设标准,在全国邮政推广应用,全力推进规范、科学管理及处理能力敏捷迭代,大大提升了处理效率和邮件时限水平。 

    截至2020年底,邮政全网日处理能力提前两年实现1亿件目标,邮区中心人均日邮件处理量较改革前提升了54.4%。此外,通过加强南京、郑州国际枢纽和40个国际邮件互换局建设,新增通关处理能力241万袋件/天。 

    “对标竞品,以‘6·28’时限再提速为契机,以‘补短板、建优势、优标准、促发展’为目标,以深化四库应用为抓手,立足‘优势邮路强营销、够量市场提速度’,推行覆盖寄递网端到端、全流程、全环节的‘路长制’时限管控体系,构建‘责任明确、系统治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长效机制,推动寄递网时限稳中求快、持续优化。”集团公司工作座谈会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升时限水平指出了清晰路径。 

    惟改革创新者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省(区、市)邮政分公司坚持以上率下,以下促上,不断补短板、强弱项,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细每一项工作举措。从知道到做到,从试点到全网,寄递时限改革进入收获期。 

    一组组数据直观印证了寄递时限水平的阶段性跨越—— 

    现有邮路不断优化。今年以来,邮政优化了现有邮路400余条,新组开邮路300余条。通过优化邮路,促进资源双向流通,打通物流的上下行通道,增加了300余条下行邮路,覆盖2000余个县域,提升千余个城市之间邮件传递时限水平,县域邮件的寄递速度也同步大幅提升。 

    运输方式逐渐丰富。继续扩大自有干线车辆规模;截至2021年6月,邮政开通运行省际高铁运邮邮路近90条,高铁运邮实现“次日递”“次日上午递”;全货运飞机扩充至33架,以南京为中心,可直达国内重点城市,辐射韩国首尔、日本大阪等地,形成连接海内外的空运网络。 

    邮运网络柔性敏捷。陆运网改革穿透网络层级,打破行政区划,扁平化组网使网络层级压缩、分拣次数减少,目前,已完成“新架构、新布局”设置工作,统一设置全网90个省际中心和164个本地中心,截至6月底,已有95%的本地中心完成能力建设和配套网路组织调整;多样化运输构建运输骨干网,集团对包括航空、陆运在内的寄递网统一进行端到端全链路整体规划,各省则衔接集团整体网络规划,按“航陆分层、优势互补、综合利用”原则打造柔性敏捷、管控集中、管理高效的立体运输网。 

    一个个场景生动展示着寄递能力的显著变化——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随着寄递网络日趋完善,时限不断缩短,邮政服务新发展格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能力逐渐增强。 

    生鲜寄递让“稀罕品”变寻常物。2021年“樱桃季”,在产地大连,邮政每天7个频次公交式装运樱桃邮件,实现了省内城区次晨达、农村次日递,城区投递时间平均比社会快递企业提前半小时以上,北京、长春等地的收件人在樱桃采摘后的第二天上午就能尝鲜。还有台州杨梅、海南荔枝、广西芒果……缤纷“水果季”,从田头快速抵达餐桌,邮政收获好评连连。 

    民众生活尽享便捷送达服务。30分钟,从打印通知书到投递完成,北京邮政在7月7日投递出2021年北京市第一封普招录取通知书,这个“高考季”,迅捷的邮政网络为考生护航;“身份证邮政投递有效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使便民服务落到了实处。”安徽省公安厅制证中心负责人为邮政服务点赞。截至6月底,安徽邮政身份证寄递项目省内次日递率达到99.84%。教材寄递、医药寄递,警邮合作、税邮合作、法邮合作……依托越来越快的速度,邮政民生服务项目广泛开展,利民项目逐渐增多。 

    决战脱贫攻坚,一辆辆邮车穿梭在致富路上,中国邮政积极推进农村寄递服务网络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村村通邮;疫情暴发期间,“邮政绿”冲在抗疫前线,满足民众急需,助力“六稳”“六保”;乡村振兴路上,邮政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更短的时限、更好的服务,行业“国家队”寄递自我革新成效显著。 

    “以时限提升带动业务规模、以规模效率效益实现良性发展”这一理念贯穿寄递改革始终。随着新一轮大提速,寄递改革迎来提质增收的关键时期。“当前,寄递业务亟须在时限提升、市场拓展、精准核算靶向降本、源头获客等四项重点工作上实现突破。”2021年全国邮政寄递业务工作会议明确了下一步寄递改革重点。 

    千帆汇海阔,风好正扬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毅力,走好新时代中国邮政的‘长征路’,奋力推进寄递业务高质量发展!”中国邮政正以日益增强的寄递实力,把央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扛得更稳担得更好,在加快打造代表国家最高水平参与充分市场化竞争的“国家队”之路上迈出更加坚定而迅疾的步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