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邮政:无人盘驳车尽显“智能范儿”

裴效华2025-03-03来源:中国邮政报

穿行在太原邮区中心的场内无人盘驳车。 □裴效华 摄

  临近春节,太原邮区中心邮件处理中心窄带区分拣员王晓芳将无人盘驳车擦拭干净,还特意在车头上贴了一个红红的“福”字。“这台‘小精灵’与我们朝夕相伴也有三个月了。过年了,也得为这个新伙伴打扮一番,它可是为我们省了不少事。”王晓芳说。

  窄带区是专门处理大件异型件的区域,旺季期间日处理异型邮件量达3万件左右。为解决从窄带区格口到装车垛口之间仍需人工运送的断点问题,山西省邮政分公司引进这台无人盘驳车,并于2024年10月底开始在处理场地进行测试使用。这台“小精灵”完全靠电力驱动,周身及车顶装有多个摄像头和雷达,载重300公斤、容积2立方米,运行时速近4公里。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处理场地1/3垛口的地形测绘。这台无人盘驳车,每天从窄带区格口到完成测绘的装车垛口之间测试运行8小时,总计运送邮件2000余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使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精确的分拣工作。”邮件处理中心副经理胡凯介绍道。

  太原邮区中心自2023年10月底搬迁至新场地后,依靠科技加持,智能安检机、机械臂自动供件系统等各种智能设备不断登场亮相。2024年,场内无人盘驳车的测试使用,更是让太原邮区中心尽显“智能范儿”。

  由于场内无人盘驳车尚处于测试运行阶段,它的能量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即便这样,它也成为处理中心的“团宠”。这台设备的灵敏度极高,只要前面有行人或障碍物就会停车等候,所以场区内的员工们只要听到它跑在既定路线上发出的欢快乐曲,就会早早避开,好让它顺利到达目的地。

  从窄带区格口到最远的装车垛口差不多有200米距离,一名熟练的分拣员推着装满邮件的沉重笼车走完一趟至少用10分钟,而无人盘驳车完成同等强度的工作只需要6分钟。“笼车本身的自重就很重,装满邮件后要想推动它就变得比较困难,有时候就得两个人一起推,导致分拣线上人手更加紧张。邮件还会遮挡视线,笼车撞到柱子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无人盘驳车的运行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只要分拣员用手机里的小程序下达指令,无人盘驳车就可以不知疲倦地穿梭往来于格口和垛口之间,有效节省了人力成本。”胡凯说。

  从场内无人盘驳车三个月的测试效果来看,确实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断点,但仍存在容积小、无车载操作界面、使用功能单一等问题。要想大面积推广应用,还需要与生产厂家进一步沟通和改进。目前,太原邮区中心还在场区外场测试两台纯电动无人牵引车头,通过不断地运用人工智能数据叠加,使其精准度得到进一步提升,预计三四月份可逐步进入应用场景中。届时,将有效压缩车辆油耗成本,缓解牵引车头紧张的局面。

  “‘智能+绿色’是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太原邮区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和正在测试的智能设备,使科技助力生产的理念进一步落地,为我们在智能和绿色的发展道路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为我们建设全国一流数字化处理中心提供了设备支撑。”太原邮区中心副总经理吴利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