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枝:“爱心邮路”风雨无阻(《中国人大》杂志)
作者:记者 徐航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3-06 

  凌晨4点多,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梦乡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寄递事业部胜利桥普邮部揽投员赵明枝已然换好绿色工作服,载着一摞摞报刊书信,跨上电动车,融入还未破晓的夜色中。

赵明枝代表所负责投递区域涉及30多条街巷、3万多名群众。每天她都会准时把报刊书信送到收件人手中。(代表供图)

  赵明枝所负责片区地处市中心,楼宇林立,又靠近火车站,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因原址查无此人、查无地址、地址迁移信息不详等造成无法投递的“死信”时常出现。

  职工街4号:投递员同志,我们已经35年没有联系了,妥投为感。原居住地:儿童公园北门向北约100米电影院侧门200米处——俗话说“家书抵万金”,在见字如面的岁月里,书信格外珍贵。拿到这封收寄人“失联”35年的寻亲信,赵明枝心里沉甸甸的。“以前互联网没有这么发达,也没有微信,家人间的交流都依赖这一封信。字里行间,往往寄托了千家万户的浓浓深情。”

  一栋楼挨一栋楼,一户接着一户,赵明枝开始寻找收信人。她在职工街4号每栋楼每个单元门口都贴上了寻信启事,并留下联系方式。每天来到职工街,她都要看看是否找到了收信人。

  功夫不负苦心人。耗时半个多月,赵明枝让这封信“死而复生”,帮助寄信人成功寻亲。

  从业30年,怀揣为人民服务的热忱,赵明枝跑遍了负责片区的30多条街巷,也想出了许多新点子:总结“死信复活法”,确保每一封信送达收信人手中;将区域网格化,为每家每户编号;通过微信朋友圈寻找国际邮件收件人。从老式“二八大杠”升级成电动车,赵明枝见证了日新月异的城市变迁、投递方式的更新换代,而不变的是她为群众日复一日准时送达报刊书信的身影。

  “投递员走遍大街小巷、服务千家万户,更是社区慈善的重要参与者。”得益于常年走街入户,赵明枝对社区工作十分熟稔。在投递邮件的同时帮助孤寡老人代缴水电费,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在网上购买生活必需品,加入社区助老食堂的志愿服务队伍、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餐上门……作为一名邮递员,赵明枝走过的公益路演变为一条条“爱心邮路”。

  “做好慈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政府、企业、居民、社会组织等各有优势,都可以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今,这条“爱心邮路”越走越宽,也吸引了更多邮递员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参与。社区组织旧衣物回收,赵明枝与社区志愿者一起清洗、整理、打包,运用邮递行业的优势,寄送给有需要的人群。2019年,赵明枝偶然得知朱家村樱桃滞销,她帮助联系大连市分公司提供快递物流综合服务,破解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每逢“樱桃季”,赵明枝都会在朱家村驻点,收寄、打包、发运樱桃,惠农助农。

  “我天天走这些路,天天接触群众。和他们熟悉了,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需要我帮助的,我都愿意面对面帮他们解决问题,化解基层矛盾。”赵明枝积极借助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不久前,一家烧烤店的油烟和噪声惹来小区居民投诉,多次调解无果。赵明枝得知后,走进社区组织多方沟通,最终帮助烧烤店在不远处的商业街找到一处门面,困扰居民的难题也得以解决。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7年多来,赵明枝共提出30多件建议,其中,有与她本职工作息息相关的快递驿站建设、邮政惠农服务、政邮合作等,又涵盖了乡村振兴、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保障、养老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并得到了相关部门回复。“365天,身着一抹‘邮政绿’,我每天走过的路,既是涓滴善意汇聚成海的‘爱心邮路’,更是倾听人民群众心声的人大代表履职路。”赵明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