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运输车送货进村。
大清早,泸水市称杆乡双奎地村委会村民阿波华和家人就在庭院忙开了,给草果打包装箱,到密林养蜂点开蜂箱取蜜,等待邮政运输车进村取货。
阿波华是双奎地村致富能手,种了400多亩草果树,还在海拔3500米的山上养殖了40箱蜜蜂,去年收入30多万元。“今天送出去的农产品都是网上订购,顾客要求草果是干的,蜂蜜要新鲜采割的。”阿波华说,虽然住在离城镇很远的高海拔抵边村寨,但硬化路通村入户,5G网络通畅,邮政运输车一周跑5趟,村里的草果、蜂蜜、花椒、土鸡蛋销路不用愁。
下午,一辆满载乡亲们网上订购的物资邮政运输车驶入村委会取货点。“今年草果价格好,收入不错。家里杀了3头猪,网上买了一套烧烤设备,有空可以请家人和乡亲们好好聚一下,热闹热闹。”村民阿秀喜滋滋地查看订购的货物,往车厢里装送给远方亲人的腊肉、火腿。“乡村邮路非常方便,让边远山村的农产品销路越来越宽,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
近年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加快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补齐各类短板弱项,边境村寨道路、供电、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提质升级,草果、蜂蜜、高黎贡山猪、咖啡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有了厚实的根基。
依托便利的交通网络,怒江州邮政管理局全面加快“快递进村”工程,建立健全通邮服务提升长效工作机制,稳步提高寄递综合服务“一村一站”建设覆盖面,丰富农村邮政快递供给,将怒江州258个建制村由2023年的每周3频次通邮提升至现在的每周5频次,356个边境自然村通邮从每周2频次提升至每周3频次,增加乡村投递人员,确保建制村、边境村寨快递、货物邮运正常运行,让边境村寨各族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邮政服务,满足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邮需求。
“这是我们称杆乡海拔3000多米的蜂蜜,有天然没提炼的,也有提炼好的。”称杆乡邮政所所长桑南才在电商平台“邮乐网”介绍村民们刚采收的蜂蜜。“在‘邮乐网’推广怒江特色农产品,也是我们的工作任务。”桑南才说,进村送快递之余,他教山区群众学会手机上下单、物流点取件、田地边寄货,在拓展客货邮融合的同时,帮助乡亲们销售农产品,拓宽增收门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农村基础大变化,特色产业大发展,邮路在不断延伸,投递方式从靠脚走到摩托车再到邮车,投递物品从报刊书籍到快件包囊再到农特产品和工业品,服务方式从邮寄到微信、经营网店和自媒体账号,都不断在创新和优化。
山路蜿蜒,邮车入村,推动怒江州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提档升级,拓展了乡村农产品出山、工业品入村空间。“邮车到村,让我们邮寄农产品非常方便,买各种日用品、农用物资和家用电器也更便捷。城里的各种东西,三四天就能送到手上,再不用下山取了。”称杆乡村民阿秀说,现在,微信一点,喇叭声响,自己要的东西就会送到村里头。
目前,怒江州356个抵边自然村陆续完成邮政服务覆盖,每年向建制村投递报刊、信函、包裹等邮件总量超过7.3万件,边境自然村邮件投递量超2.3万件。伴随着邮车的汽笛声,高山村寨的草果、漆油、蜂蜜、核桃、咖啡豆、花椒等农产品源源不断运出深山,鼓起了村民们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