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如刀砍斧凿般的绝壁、一边是奔腾不息的怒江水,载着满满当当的年货包裹,桑南才骑着摩托车又翻过了一个山头。
临近春节,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称杆乡邮政所出发,2024年刚刚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的投递员桑南才,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上骑行1个多小时,来到了边境村——勒墨村的一个村民小组,为居住在这里的63岁老人桑叁那一家人,送上他们网购的大米、面条等年货包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着怒江州的发展,牵挂着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从脱贫攻坚时期的“三区三州”之一,到创造人类减贫史上“一步跨千年”的发展奇迹,跨过建州70周年,如今的怒江州踏上了乡村振兴新征程,老百姓的日子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硬化路通到村民小组,让边寨邮路“鸟路鼠道”成为历史,大山深沟也已“天堑变通途”。“以前我们要买年货,得凌晨4点起床,走5个小时到称杆乡赶集,再花6个小时背着背篓走回来,从天黑走到天黑。现在想要什么东西就让孩子网上买,桑南才都能给送到山上来,太方便了!”为了迎接新春,桑叁那家中厨房的房梁上已经挂满了焦糖色的腊肉,色泽诱人,煮着苞谷酒的大锅冒着腾腾热气,醇厚的酒香弥漫在空气中。桑叁那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家里的生活蒸蒸日上。“我们都感谢党的好政策!”桑叁那脸上洋溢着笑容,他紧紧握着桑南才的手,久久没有松开。他知道这双手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握过。
山顶上,桑南才为乡亲们挨家送去年货包裹;山脚下,他的妻子密晓琴作为称杆乡邮政所的营业员,正帮着乡亲们打包要寄出山的“年味儿”。“我的姐姐嫁到山东,我年年都给她寄去我们用阔时节的年猪腌好的腊肉,已经寄了十多年了。”近10公斤的腊肉被打包装箱,带着赤耐乃村村民欧纪华心中的思念将寄往远方,他说,“阔时节是我们傈僳族的新年,每年12月20日开始,我们会准备好肉、酒和米饭,欢迎亲友来家里,大家一起喝酒吃肉、唱歌跳舞。我希望把新年的快乐给姐姐邮过去。”
怒江峡谷里的邮政服务,一端连着山里的老百姓,另一端则广阔地延伸至山外的世界。除了投递和收寄,桑南才和密晓琴创办的“邮乐小店”,在新春旺季也帮助乡亲们销出更多的农产品。
天色未亮,桑南才又已经踏上了新一天的投递路。地处亚热带的怒江峡谷,即便在冬季时节,道路两旁依旧郁郁葱葱,一簇簇三角梅肆意绽放,沉甸甸的酸木瓜挂满枝头,在风中轻轻晃动,盎然生机为新年增添着蓬勃朝气。在路上,桑南才接到了双奎地村村民阿波华的电话,他有一批线上刚刚卖出的农产品要寄出去。
桑南才抵达时,阿波华正站在院子门口张望:“你来啦!野蜂蜜和草果又卖出去了好多,就等你来发货。”阿波华家里盖着两层小楼,后山上种植着400多亩草果香料,养殖着40个蜂箱的野蜜蜂。2014年,在桑南才的帮助下,他开启了线上销售,如今成为村里的种植、养殖大户,收入实现了翻番。“都靠我们的‘托厄哈扒’(傈僳语,意为‘送信人’)帮我卖出去再寄出去,年前一个月我又卖出7000块。今年能过个好年!”阿波华的幸福感爬上眼角眉梢。
“我们傈僳族过阔时节,也过春节,可以说有‘两个新春’,所以每到这段时间,大家网购的年货包裹、邮寄的土特产品特别多,是我们每年最忙的时候。”桑南才享受着这份“忙并快乐着”的感觉。目前,称杆乡邮政所每天进口包裹约180件、收寄包裹30余件,“比去年又多了一些”。而为了及时把大家期盼的包裹送达,桑南才与妻子已经3年没有回山上的父母家过年了。说起新年心愿,平时说话还有些腼腆的桑南才这次却脱口而出:“我的新年愿望就是把身体搞得好好的,继续为乡亲们做好服务。”
36年如一日坚守在边寨邮路上,桑南才用心用情服务,不仅链接着“两个新春”,更链接起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幸福跨越。从快递下乡进村到边境村通邮,桑南才投递的包裹量从最初的每月两三百件增加到现在的5000多件;从线上网购到电商销售,桑南才运用邮政线上线下的网络渠道,助力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让称杆乡的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
年货包裹送进村、农特产邮件寄出村,随着桑南才的奔波和忙碌,愈来愈浓的年味儿在怒江江畔晕染开来,家家户户都贴起春联、挂起腊肉、摆上瓜子果盘,带着烟火暖香的袅袅炊烟缓缓升腾,与远处青山的轮廓相互映衬,共同编织成一幅美好幸福的乡村新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