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初心 奋进新时代

2024-11-08来源:中国邮政报

  今天是第25个记者节,致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

  这一天,我们重温理想、感怀使命。回望这一年,农品基地、商贸市场、高山海岛,“客货邮”送快递进村、“大兵团”服务寄递战役、全程保障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邮政普遍服务的现场、核心业务竞争的战场,皆有我们的见证与记录。“挖姜男孩”的直播,积石山地震的逆行,大钦岛上的坚守……我们牢记初心使命,用每一次奔赴现场、每一篇真情文字、每一段生动影像,讲述邮政人的奉献,展现邮政的时代形象,点亮邮政的品牌之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们为邮政高质量发展奏响奋进的强音。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本报特邀10位2023年度中国邮政新闻宣传优秀工作者,分享他们难忘的采访经历与工作体会。

  倪钰:用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感染人

  2023年8月,我参加了中国邮政报社组织的“一起去送录取通知书”直播云南站采访活动。这次采访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2023年8月6日,伴着大雨和薄雾,我们跟随邮车在山间颠簸1个多小时,到达了第一位考生姚胜旺的家。但姚胜旺没有在家。在与他父母的交流中,我们得知,高考后,小姚每天都在城里做家教,直到接到邮局送录取通知书的电话后,他才从城里赶回来。谈话间,一个身背一大篓鲜姜、满身泥水的少年出现在我们眼前。当小姚双手接过录取通知书时,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也打湿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直播镜头记录下当时的动人场景。随即,“挖姜男孩”的视频火爆全网。

  一场直播,没有刻意的安排,没有煽情的文字,没有豪言壮语,就让一位不认输、不放弃的勇敢少年感动了全网。这就是新媒体传播的力量,这也是新闻宣传的价值所在。

  胸怀梦想,全力向上游,穿越狂风和暴雨,突破漩涡与骇浪,方能抵达心中的那片海。这是“挖姜男孩”直播带给我的启示,它激励着我不辍前行、传递美好,用一个个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去感染身边每一个人。

  李平:以无形力量塑造有形价值

  我常想,新闻宣传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什么?思来想去,有一个词还比较贴切:连接。每一次宣传策划、每一篇新闻报道、每一帧视频画面,都是企业的一次自我表达。但它绝非只是简单的信息传播,而是引导舆论、凝聚共识、塑造形象、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连接器”。

  这是一个话语力量彰显的时代。我们每年在主流媒体发布逾200篇报道,自行发布新媒体作品300余条,浏览量数千万次,无形中编织起一张广阔且细密的传播网络,让“邮政”二字得以在大众心中留下印记。宣传不仅是对外发声,亦是对内的鼓舞。当我们于“世界邮政日”在重庆两江四岸投放宣传视频,让生动的服务场景展现在江岸巨幕之上,不只惊艳了市民和游客,还激荡起重庆邮政上万名员工的心潮。

  这也是一个抢抓发展机遇的时代。每一次宣传的背后,都是对企业价值的一次诠释、对潜在客户的一次营销。在历时2个月的“沿着邮路看中国”之“重走成渝古驿道看邮政发展新变化”主题采访中,我们探访邮驿的“前世今生”,以全媒体报道呈现重庆邮政改革成果以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双城经济圈建设上的积极作为。

  让新闻更加贴近人心,让宣传更加深入人心,以无形力量塑造有形价值,这将始终是我作为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使命与追求。

  张明月:启程与奔赴,行而不辍

  今年初,我有幸接到采访全国两会的任务。能够进入人民大会堂,从全国两会这一重要窗口观察国家发展和时代脉动,现场见证代表履职尽责、聆听委员共商国是,让我激动万分、热血沸腾。

  全国两会期间,我开启“5+2”“白加黑”模式,白天听会、采访,穿梭于人民大会堂、代表驻地;晚上整理素材、撰写稿件,经常工作到次日凌晨。当一篇篇报道见诸报端、一条条视频在新媒体上发出时,我对于邮政行业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从偏远山区邮路上的坚守,到城市街巷中邮政人的忙碌身影;从邮政业务的转型发展,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一个个切片,我们见证邮政行业的发展进步,刻画时代发展的脉络。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记者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见证者,更是社会变革的积极参与者”。

  这份职责、这份使命,让我对新闻宣传工作充满热情。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奋战在邮政新闻宣传第一线,我将用心用情对待每一次策划、每一篇稿件、每一个镜头。讲好邮政故事、传播邮政形象,我将时刻启程、奔赴……

  蔡珒:与邮同行 闻“新”而动

  2024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启动前,集团公司寄递事业部组织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包括首次拍摄反映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收、分、运、投全环节的系列专题宣传片,全方位向社会展示中国邮政全力保障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万无一失的服务形象。

  作为策划采访组的成员,我全程参与了专题宣传片的拍摄。每一次的采访、每一站的拍摄,我都切身感受到中国邮政对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高度重视、高度负责。为了将每一件录取通知书邮件安全送达,各环节、各岗位的邮政员工紧密协作、相互配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还联合央视《新闻联播》主播海霞、北京冬奥会冠军徐梦桃、知名演员印小天,以《一起去送高考录取通知书》为主题,为报考相关院校的考生送上录取通知书以及来自行业前辈的祝福与嘱托。

  这次采访、拍摄经历,让我为身为一名邮政人而感到骄傲,也为又积累了一次成功的新闻宣传经历而感到欣慰。未来,我将继续在新闻宣传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坚守“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出最真实、动听的“邮政声音”。

  冉七龙:勇做“逆行者”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记录时代,也感怀于时代。记者节到来之际,我的思绪不禁又回到那次难忘的采访。

  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月19日晚上8点多,我搭乘运输物资的邮车从兰州出发,赶往积石山地震灾区进行采访报道。

  200公里的路程历时5个多小时,20日凌晨2点多才到达目的地。在积石山县邮件处理中心揽投部,我连夜采访转运救灾物资的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到凌晨4点;早上7点,我又在群众安置点附近的临时邮局,拍摄邮政工作人员服务受灾群众的场景。前往受灾严重的大河家镇,我采访、拍摄了大河家临时邮局开设的第一手素材……从19日到22日,我连续奋战60多个小时,让震后邮政服务场景一次次出现在各大报纸版面上,用一段段视频记录下邮政人紧急时刻的逆行而上。

  新闻人的工作充满挑战,但也正是这些挑战激励我不断成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时代的变迁,传递着人间的温暖与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守岗位,精进不休,为讲好新时代的邮政故事贡献一份力量。

  贾红伟:鸿雁传书 向“新”而行

  回首2024年,最有感触的是在“新春走基层”时,采访了一位南水北调库区的投递员。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这项世界最大调水工程的渠首就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被采访者名叫石新国,今年48岁,在淅川县老城邮政支局工作,从事投递工作已有25年。正是因为南水北调工程,他所服务的武贾洲村被丹江水一分为二,进出需要乘坐渡船,自此就多了一条3公里长的“水上邮路”。

  这次采访之所以印象深、感触多,一个是感动于石新国的敬业精神:一个人、一条船、一辆摩托车,一条路、一生情、一辈子,一干就是25年。他的长年坚守,透射出对工作的那份热爱。再一个是感动于“移民精神”。为了保证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库区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5000人的武贾洲村,就有4000人搬离了淅川。

  两种精神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一个共同特质就是奉献,为国为民,无怨无悔。《河南日报》《中国邮政报》都对石新国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古有鸿雁传书,今有邮递员连接美好生活。作为新闻人,讲好邮政故事,也是在记录时代生活的精彩篇章。

  万多多:心怀热爱 奔赴山海

  今年,我三次参与中国邮政报社组织的主题采访活动。从内蒙古的额尔古纳边境村,到四川大凉山的“马班邮路”,再到山东烟台的“海岛邮局”,我沿着一条条邮路,走过广袤的大草原、险峻的雪域高原、远离尘嚣的海上小岛,一次次深刻体会到邮政人的辛苦与不易,也更坚定了我“心怀热爱、奔赴山海”的信念。

  中秋前夕,我跟随采访组前往位于渤海湾的大钦岛,开始了短暂而难忘的蹲点采访。

  大钦岛气候多变,渡轮常因天气原因停航。进出岛的困难让这片海水不仅阻隔了海岛与陆地,也阻隔了亲情与爱情,让“守在大钦岛”成为一个艰难的选择。

  在与支局长一同走村串户、跟随投递员投送包裹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正是邮政人的坚守,让海岛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幸福。尽管大钦岛被茫茫大海环绕,但邮政服务却搭建起了一座连接岛内外的桥梁。

  深入一线,与时代共情。不论城市乡村,还是天南海北,每一场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我对邮政服务的价值有了更深层的领悟。邮政人那种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一路去学习、去感悟。

  唐艳:将心与情化作笔锋

  在新闻一线的历练,让我见证了邮政行业的发展变化,记录了无数平凡而伟大的身影。其中,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是对优秀投递员杜登文的采访。

  今年4月,我陪同新华社记者前往湖南常德,采访第九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石门县邮政分公司壶瓶山营业所投递员杜登文。他负责的投递区域是石门县壶瓶山,有“湖南屋脊”之称,其主峰海拔在2000米以上。山高路远,地势险峻,交通极为不便。

  34年来,杜登文默默坚守,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他总是准时出现在崎岖的山路上,将一件件邮件送到客户手中,为山区架起一座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通过这次采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信念和使命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动人的瞬间,用笔去记录每一个精彩的故事,用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去宣传邮政企业、展现邮政形象。

  韩颖:新闻是“走”出来的

  今年3月,一年一度的春茶季如约而至。杭州的西湖龙井名满天下,自然不能错过这个选题。从什么角度写?有哪些故事值得挖掘?我决定,去龙井村走一趟!

  祝真涛是杭州市西湖区邮政分公司文一路揽投部的经理,负责龙井村的春茶收寄。一大早,我搭乘祝真涛的邮车上山,采访便从车上开始了。谈起春茶项目“大兵团作战”的部署,他滔滔不绝;谈起团队彻夜奋战抢占市场,他眉飞色舞……这不正是我最需要的鲜活素材嘛!

  在采访途中,祝真涛还要时不时地处理各种问题:这户茶农的包装物料不够了要补送;那户茶农的茶包要赶发最近的一趟邮车……面对茶农的需求,他总是满脸笑容地回应:“好的,没问题,马上办!”

  采访后,我完成了《杭州邮政护航春茶的“鲜”字经》的报道,不仅被《中国邮政报》刊登,还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转载。细细想来,不是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多有高度,而是因为亲历一线的采访,才让它更有温度,有了像春茶一样的“鲜”味。

  郭醒:因为热爱 所以执着

  最美的风景在采访的路上,最好听的故事在新闻现场。今年初,在江苏省苏州市三山村的采访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邮快合作、快递进村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三山村位于太湖的三山岛上,四面环水。跟随装运邮件的快艇,我来到了三山村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一位来取件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他告诉我,以前需要经过6公里水路、10公里陆路才能到镇上取到快递,现在不用出岛就能取件了。

  “通往岛上的邮路就是带动岛民致富的道路。”这是三山村党支部书记姚洪对我说的话。邮快合作不仅是物流服务的有效延伸,缩短了城乡之间的距离,更是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条条绿色邮路,一个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包裹,绘就了美丽乡村的幸福图景,承载着乡村发展的希望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闻人,我将继续保持热爱,用敏锐的眼光、质朴的情感去记录邮政发展、讲好邮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