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弘扬战邮精神 | 忆山东战邮的创建者赵志刚同志

作者:谷春荣来源:中国邮政报发布时间:2021-08-27

  原邮电部副部长赵志刚同志是河北省阜城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几十年如一日,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无私奉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赵志刚受组织委派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工作,曾任中共诸城、日照县委书记。1941年,中共山东分局和省战工会(省政府前身)委派赵志刚筹建山东战时邮局。1942年2月7日,山东省战邮总局成立,赵志刚被委任为战邮总局局长。 

  我长期在赵志刚身边工作,受到他的教诲,他是我一生中最尊敬的长者。在他去世之后,党中央对他光辉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 

  在担任总局局长后,赵志刚在中共山东分局和省战工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大众日报社在各地的交通发行组织和各级党委的党内文件收发传递工作,实现了战邮统一领导、“邮交发”合并这一创举。当时,赵志刚一身三职,既是山东战邮总局局长,又是山东分局组织部交通科科长,还是山东大众日报社发行部部长。虽分属三个领导机关,但他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为山东战邮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作出了卓越贡献。 

  战争年代的邮政、交通、发行工作,是在敌我斗争尖锐、复杂的情况下进行的。山东战邮的全体同志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开辟了千百条冲不散、打不断的邮路,把敌人分割的滨海、鲁中、鲁南、胶东、渤海各战略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同华中、冀鲁豫、中央北方局保持着密切联系。广大战邮交通人员日夜不停地奔波在1.7万多里的邮路上,把大量文件、报纸、信件传送到各级党政军机关和群众手里。人们赞誉这些交通线是党的“神经系统”。 

  赵志刚非常重视党报的发行工作,他经常教育大家,提高大家对党报发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了完成党报的发行任务,山东战邮人员提出了豪迈的战斗口号:“只要党报能出版,我们就能发出去!”“党和人民政府到哪里,党报就送到哪里!”“前线在哪里,党报就送到哪里!”为此,山东战邮曾荣立集体大功一次。后来,又在淮海战役中受到上级表扬。 

  1945年春,日军调集众多兵力,对滨海区进行了最后一次“扫荡”。赵志刚带领我们制定了“反扫荡”方案,把机关化整为零,将文件、物资埋藏起来,以对付敌人的分割合围。当日军进攻时,我们从曲流河向甘霖转移,在越过临(沂)石(臼所)公路时,赵志刚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我们同敌人周旋数日后,终于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1947年春,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为执行毛泽东主席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略方针,我党政军机关一分为二,部分同志撤到胶东和渤海区。按照赵志刚的年龄和职务应撤到后方去,然而,他却留在前方,同野战部队一起同敌人周旋,坚持斗争,并指挥交通工作。战邮总局在五莲山区小红塘村驻扎时曾被敌人包围。当时敌众我寡、力量悬殊,赵志刚沉着应战,一边部署力量阻敌前进,一边选择有利地形组织突围。当敌人逼近时,他才撤出,最终总局机关化险为夷。事后,大家都说赵志刚是位有勇有谋的好指挥员。 

  赵志刚有坚定的党性,一切服从组织,顾全大局。1945年10月和1946年5月,上级要求山东战邮总局选派干部去东北新区开展邮电工作,赵志刚从全局出发,选调了两批优秀干部共30多人随军北上。 

  赵志刚远见卓识,非常重视对战邮干部的培养教育。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举办了3期县局局长级干部训练班,原广东邮电管理局局长李清万、原山东交通厅厅长王方明、原中宣部机关党委书记孙欣普等同志都是训练班的学员。抗战胜利后,又创办了邮政干部学校,这些学生被分配到各地成为骨干力量,为做好解放战争时期的邮政发行工作提供了组织和人员保障。 

  赵志刚关心群众生活,而对自己却要求很严。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大兵压境,山东解放区广大军民生活异常艰苦,有些同志到田间挖野菜充饥。这件事被赵志刚果断地制止了,他严肃地指出,挖野菜是与民争食(当时老百姓也没有饭吃),我们不能这样做,并鼓励大家咬紧牙关克服暂时的困难。战邮总局邮务科科长李旦复同志年近四十岁尚未成家,赵志刚对此事非常关心,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为李旦复找到了理想的伴侣。然而,赵志刚本人却因工作需要,同爱人黄秀珍长期两地分居。大家都说,赵志刚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赵志刚在生活上总是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在战争年代曾给他当过通信员和警卫员的同志异口同声地说:“赵局长生活上要求很低,平易近人,同他在一起心情舒畅得很。”赵志刚的级别可以享受小灶伙食待遇,但他却从来不让炊事员为他单独炒菜。他带头遵守军容风纪,军装穿得整整齐齐,和大家一起出操跑步;他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同大家一起挥镢刨地、挑水施肥;行军时,他经常把组织上分配给他骑的马让给病号骑,自己跟着队伍步行;山东分局送给他的一只奶羊,他也经常把羊奶分给病号。在党内,他总是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活动,从不搞特殊。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都深刻反映了赵志刚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也使我深受教育,终生难忘。(本文摘自《山东战邮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