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血脉相通的连接

——看新中国邮政如何坚定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

作者:中国邮政报记者 吕磊 周唯来源:中国邮政报发布时间:2021-06-29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锤百炼,始终巍然屹立。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证明着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必然的。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风华正茂,得到人民更加衷心的拥戴。 

  为什么? 

  因为,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对于共产党人而言,“人民”二字始终重于千钧。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追悼会上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了影响深远的演讲,第一次从理论上深刻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8年,在西柏坡,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人民邮电”四个大字就是在这里题写的。从此,这四个字就为新中国邮政坚定了初心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罗淑珍到改革开放后的王顺友、尼玛拉木,再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其美多吉、徐龙……一代又一代新中国邮政共产党员坚守本职岗位,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一个个伟大时代的特征相连接,接续奋斗,生动诠释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深厚时代内涵。

罗淑珍(左)

王顺友

尼玛拉木

其美多吉

徐龙

  来自人民——连接重托

  人民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开创者。 

  1949年10月1日,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受尽屈辱与压迫的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成立,中国经济社会百废待兴。在那个通信工具、手段都不发达的时代,书信往来就是人民物质生活的必需和精神世界的寄托。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改造,充分展示工人阶级建设新中国的主人翁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1958年,毛泽东、朱德出席首届邮电系统劳模表彰大会,勉励大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与邮电系统代表交谈时叮嘱“人民需要你们邮递员”。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要提供什么。” 

  带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殷重托,肩负着时代交付的历史重任,新中国邮政第一代党员深知自己来自人民,要在热忱服务人民的过程中践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新中国邮政第一代女投递员,也是共产党员,罗淑珍和她的“一封信,一颗心”精神就是新中国邮政“人民邮政为人民”初心使命的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象。谈及“一封信,一颗心”精神的由来,罗淑珍说:“新中国成立后,信件传递对人民群众而言十分重要。大家需要信件去互联互通,大家需要信件去传情达意,而我就要用心送好每一封信。” 

  在近20年里,罗淑珍创造了投递360多万件邮件“零差错”的纪录。回忆这段历史,罗淑珍感慨地说:“邮递员的工作看起来平凡,但体现着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在那个年代,不忘党和国家的重托,急群众之所急,用心送好每一封信,就是我工作的价值。” 

  在“一封信,一颗心”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下,新中国成立之初邮政共产党员将“为人民服务”牢记在心间,用青春、用汗水、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一头连接党和国家对新中国邮政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重托,一头连接最广大人民群众对信件传递的需求,在本职工作中建功立业,让当家做主的人民深切体会到“人民邮政为人民”。

  植根人民——连接民生

  历史,总是在一代代人的实践中,不断开辟新的境界。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让中国人民富起来,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崭新时代,成为摆在各行各业面前的又一课题。 

  从1980年开办国际特快专递业务、1984年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到2010年成立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从1986年恢复开办邮政储蓄到2007年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传统的“函、包、汇、发”四大业务到逐步推出的邮政金融、农村电商、快递物流等一系列新业务,中国邮政在服务国家战略、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政令畅通、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和服务百姓民生的征程中不断挺进。 

  一个人、一匹马,孤独地在大山深处传递邮件。20年多来,党的十八大代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背影孑然,却步履坚定。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强烈的敬业精神。30多年,从投递深山百姓生活必需的包裹、信件,到星夜兼程、翻山越岭送“健康快车”通知书,任凭邮路上气候恶劣、道路险恶、行走艰难,王顺友从不畏惧。他在用生命守护使命,努力让大山里的乡亲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享受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给全中国人民带来的变化。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木里县深山邮路上,一人一马一邮包的身影,就成了人民群众心中最温暖的形象。 

  “任何时候,邮件都是第一位的。”这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溜索姑娘”尼玛拉木对工作的态度。《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尼玛拉木让我们肃然起敬》,号召全国人民向尼玛拉木学习。她1999年参加工作,徒步行走在雪岭峡谷间递送邮件,从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件邮件,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从将乡亲们的包裹一个个送进大山,到把乡亲们种植的土特产送出大山,尼玛拉木也在用生命守护使命,努力实现让大山深处的百姓过上和城市居民一样生活的目标。 

  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天快过一天。 

  在那个激情澎湃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在不断变化,但以王顺友、尼玛拉木为代表的新一代邮政共产党员的服务精神没有变,他们继承和发扬着罗淑珍等老一辈邮政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用淡泊名利、坚守平凡诠释了邮政人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遵循和景仰。他们一头连接改革发展的时代浪潮,一头连接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民生所需,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落实在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中,落实在不断消弭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的鸿沟,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上。

  服务人民——连接美好

  每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都在呼唤英雄人物的诞生,也为他们准备好了最壮阔的舞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是我们党对“人民至上”的人民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充分体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性飞跃激励着14亿华夏儿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阔步向着伟大梦想进发。而其美多吉、徐龙就是众多新时代奋斗者中的一员。 

  只要有人在,邮件就要送达。30年来,四川甘孜县到德格县这条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其美多吉执着地驾驶着邮车运送邮件,用鲜血和忠诚确保邮路畅通、通信安全,连通藏区与外界,坚定地履行着邮政服务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职责使命。“雪线邮路是我一生的路!”在“时代楷模”报告会上,其美多吉的话让无数听众为之动容。“邮车上装的是孩子们的教材和录取通知书以及报刊和机要文件,还有堆积如山的电商包裹。我知道这些都是乡亲们的期盼和藏区发展的希望,是伟大中国梦实实在在的成果。”其美多吉说,自己传递的不只是邮件,更是藏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就是他选择坚守的意义所在。 

  “我送的是一个个包裹,更是父老乡亲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徐龙,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邮政分公司上海路揽投站投递员,土生土长的武汉伢,2020年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当年,他只有32岁。尽管时代的主题各有不同,但是青春的责任与担当一脉相承。他经常说:“我们年轻,但我们不会没有担当;我们年轻,但我们不怕牺牲;我们年轻,所以我们更要奋斗!”从抗疫的战场上凯旋,如今的徐龙继续默默地坚守在城市投递岗位,为辖区百姓投递一个个包裹。包裹中有一家人网购的商品,有年轻人创业需要的证照,还有学生们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徐龙深知,无论他送的是什么,都承载着美好与希望。 

  当党和国家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其美多吉、徐龙为代表的新时代邮政共产党员担当的已不仅是“情系万家信达天下”的传邮使命。他们一头连接新时代、新发展、新征程,一头连接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化身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转化为中国邮政行走的时代名片,连接美好无处不在。 

  百年大党,百年辉煌。红色江山正青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向第二个100年迈进之际,“人民”二字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越发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 

  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新时代中国邮政定将赋予“人民邮政为人民”新的时代内涵。 

  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跟随党从革命战争年代一路走来的中国邮政,从未忘记因何而来、将向何处。面向未来,年轻一代邮政共产党员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一头连接老一辈邮政共产党员的奋斗历程和斐然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一头连接行业“国家队”的使命责任,助力新时代中国邮政在服务国计民生的进程中,不断厚植党执政兴国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将“人民邮政为人民”初心使命践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