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 赞!赓续战邮精神的邮政人!

作者:刘炳如 杨佳昕 王丽 张津铭 崔鹏森 武亚亮 周鹏来源:中国邮政网发布时间:2021-06-15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未来,战邮精神都是中国邮政的宝贵财富。新时期,战邮精神红色基因有了传承者、践行者,他们成为推动邮政不断前行的力量。

  “这点儿业务有什么难”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邮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吕红玉,出生在战邮发源地沂南县,从山东战邮纪念馆讲解员到县分公司领路人,她的成长深受战邮精神的影响。

  “从沂南来到蒙阴,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因为蒙阴县分公司多年以来存在着一个特征,就是我们的‘饭碗工程’,在每年的一季度、二季度、四季度,几乎没有一年是正增长,所以给整个蒙阴团队带来了‘蒙阴分公司负增长很正常’这一错误认知。”接到从沂南到蒙阴调令的吕红玉,常常为此犯愁,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作为战邮精神的传承者,面对即将迎接的巨大挑战,吕红玉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山东战邮纪念馆做讲解员的那段经历:“我当时想起了我们的战邮英雄,管兆修、葛春亭、庞耀,他们在那么困难的时期,都能舍生忘死、毫无畏惧地坚持做下去,那我们就干这点儿业务有什么难,所以我就做好了迎难而上的准备。”

  她坦言,蒙阴县有52万人口,大约在12万户,而在她刚来到蒙阴时,公司的客户数量只有28000户,市场占有率低。吕红玉说:“如果把沂南这种相对成熟的县分公司称为‘解放区’,那么蒙阴则是‘敌占区’。”

  从“解放区”走到“敌占区”,如何扭转“淡季困境”,吕红玉以沂蒙精神、战邮精神为指引,从根本上解放员工思想上的牢固枷锁。“首先从思想上、从信心上让他们感觉到绝对能打胜仗。我们有‘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和‘忠贞不渝,使命必达’的战邮精神,以这样的精神作指引,我们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员工,他们面对同行业的竞争压力,敢闯敢拼,没有一个畏缩的,所以我觉得这两种精神在蒙阴员工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敢打胜仗要有精神的指引,能打胜仗还要有核心、高效的工作方法。在吕红玉看来,业务量只是众多考核指标当中的一个小指标,而最终反映市场拓展最重要的指标还是客户,所以她很快对考核标准进行了调整,如何获客、留客,成了吕红玉剖解难题的关键。“首先,我们是一个服务窗口,那就要把100%的心思放在服务客户上,让来到我们网点的每一个客户,都能感受到中国邮政的服务热情。其次,我们要整合资源,集中全力为老百姓做实事。比如去年我们在走访的过程当中发现老百姓的苹果卖不出去了,于是我们把蒙阴苹果作为扶贫项目,借助邮乐网这一电商优势把苹果卖向全国,助农脱贫。仅三天时间,就售出了3万公斤苹果,得到了县委书记的称赞。”

  让战邮精神薪火相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吕红玉的带领下,蒙阴县分公司逐渐打造出一支具有战邮精神的过硬队伍。

  “这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

  2019年3月3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面对面》节目播出了《查无此人、地址不详,寄给烈士的上千封信,如何送达?》专题报道。报道的主人公是当时助力六位烈士回家的山东省蒙阴县坦埠邮政支局投递员王德建。

  “我把为烈士寻亲的信件送到他们家人手中,是对的事,是必须要做到的事!”当被问到为什么一直坚持寻找烈士家属,送归烈士遗物时,王德建说,“烈士都是英雄,他们是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牺牲的,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用流血牺牲换来的。”

  “刚入邮局进行培训时,观看了关于战邮的纪录片,了解了当时的投递员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送党报,送情报文件。我就在想,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我能不能做到和他们一样不怕牺牲。”王德建说。自2016年第一次看到那封写着“寻找烈士亲人”的平信后,王德建成了一名为烈士寻亲的志愿者。

  出于对工作的负责,更出于对烈士的尊重,王德建每一次都是大海捞针般寻找,他走街串巷,细细询问,尽管有时候也会有挫败感,但是他从没有想过放弃。“我愿意更加用心做好这件事,这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

  跟随王德建,爬过超越45度的陡坡,转过又急又窄的弯道,穿过崎岖的山路,采访组来到了岱崮镇下旺庄村,见到了95岁的朱永德大爷,朱大爷紧紧拉住王德建的手,嘴里反复说:“你可太操心了,多亏了你啊,让我得到了这个消息,惦记了70多年的这件事,如今终于可以放下了。你真是个大好人,我上哪找这么好的人啊。” 一别70多年后,朱永德大爷终于在王德建的努力和坚持下得知了哥哥的消息。“现在终于知道埋在哪了。”

  王德建这位朴实却又“固执”的投递员已经成功帮助15位烈士找到了“家”,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战邮精神,送烈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