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情岁月
来源:中国邮政网时间:2019-06-21

  口述人:顾联瑜(曾任北京市邮政管理局邮政处处长)

  记录人:李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刚解放不久,报刊发行实行“邮发合一”,即把报刊的发行工作由原来的报社或书店转为邮政部门负责。伴随这项政策的具体实施,我于1953年1月1日,从新华书店华北总分店转至北京邮政工作,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个大的转折,而我也由此开始了所热爱的邮政事业。

  第一天来邮政上班,我并没有去北京邮政管理局(现北京市邮政分公司)报到,单位通知我直接去一个叫“三官庙”的地方。这地方我从没听过,一路边骑车边打听,终于找到了位于前门东侧御河桥(现正义路)附近的三官庙。我发现,我的新办公地点竟然身处一座庙中,一路经过庙门、大殿、东西配殿来到后院,我即将工作的地方就在小院的一间平房里。由于大批期刊转来邮局发行,北京邮政在原发行科的基础上扩大了办公规模,设立了报刊发行处,并下设报纸科、期刊科、订阅科、发报股、发刊股、会计股等多个部门。三官庙就在北京邮政管理局所在地附近,将办公地点设在这里方便高效率地开展工作。

  在那个年代,报纸是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邮发合一”实施后,不仅规范了当时的报刊发行市场,而且扩展了邮政服务百姓的深度。我在基层“蹲点”调研过程中,发现人们都习惯将报纸订到单位,周一到周六能方便取报,而带来的问题是周日读报就不方便了。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我们及时推出了“星期日报”,通过调整邮政内部发行和投递流程,在星期日为用户送报,这在当时算是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创新举措,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和赞扬。此后,我们不断优化服务,陆续开展了电话订报、邮筒订报、次日订报等业务,优化了邮政工作流程,极大地满足了百姓的读报、用报需求。

  1959年初,我担任报刊业务科副科长,应局里要求,被抽调到了新成立的临时机构——竞赛办公室工作。竞赛办的业务种类多,日常的工作也很多,营业、分拣、运输、投递、发行、机要等都要涉及,很多时候因案头的工作比较多没时间去食堂,我便请同事帮我从食堂带两个馒头回来当作晚饭,在办公室一边工作一边吃馒头,时间长了,我这个做法就被很多年轻同志笑称“两个馒头一顿饭”。就在工作走上正轨不久后,我接到了一项新任务——筹备组织“首届全局操作技术比赛”,比赛面向全局员工、全部岗位,这样规模的赛事在邮政历史上尚属首次,毫无经验可以借鉴,一开始我真是毫无头绪。

  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从自己最熟悉的报刊专业找突破。我从报刊发行领域曾经组织的大型活动中寻找灵感,从投递、分拣、营业等岗位找到了一批行家里手,安排他们根据各自的专业制定比赛项目、规则要求、评判标准,确定比赛场地及时间等,就这样,比赛方案逐渐成形。首届技术比赛吸引了全局1.4万余名员工参加,共有56个竞技项目,先后持续了一个月之久。经过预赛、复赛的角逐,共有400人闯进决赛,最后,56个项目分别选出前三名被评为“操作能手”。

  通过这次技术比赛,北京邮政总结出了43项成套完整的操作经验,并对300多种工具进行了改良,有效推动了各个岗位操作技术的进步。在技术比赛总结发奖大会上,时任邮电部部长朱学范还亲自到会,对北京邮政举办的这一创新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自打我来到邮政工作后,工作内容不断发生着变化,但“跑基层”这项内容却一直没有变。几年间,我先后在西四、东四、地安门、北新桥、和平门和魏公村等邮政支局开展基层“蹲点”调研,在我“蹲点”过的这些单位中,东四邮局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四邮局破除旧思想,树立新风尚,主动改善服务,在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北京城的服务行业内掀起了“学东四”的热潮。1958年6月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大开方便之门》社论,热情赞扬了东四邮局“大胆打破陈规”,变“等客上门”为“大开方便之门”的做法,号召全国服务行业学习,自此,东四邮局成为全国服务行业的一个闪亮标杆。

  2018年,在《大开方便之门》发表60周年之际,我在女儿的陪同下再次拜访东四邮局,来看看这位有着新面孔的“老朋友”。60年间,东四邮局经历了多次搬迁,步入新址,我看到办公场地从小变大、服务大厅愈发明亮,全新的自动化营业设备也上岗工作。走近营业柜台,我听到营业员的声声问候,看到似邻里见面的微笑,让我找到了几十年前那亲切熟悉的感觉。走在记录着东四邮局光辉发展历程的荣誉室中,我回想起自己与东四邮局一同走过的那些岁月,深切感受到了它不断锐意进取的新气象。

  我已是鲐背之年,在我的生命进程中,我亲眼见证了祖国的崛起,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参与了36年的邮政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衷心地祝愿我所热爱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为之奋斗过的邮政事业更加朝气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