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身上要有泥土味儿
作者:内蒙古区分公司 樊勇来源:中国邮政网发布时间:2018-12-07

  我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邮政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经理樊勇,今年5月,我被选派到土城子乡黑山子行政村担任第一书记,负责精准脱贫工作。黑山子村常住人口178户38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135人,低保户133户244人,五保户15人,其中党员31名。

  基础差、人心散、底子薄,黑山子村是典型的“空心村”,扶贫工作迫在眉睫,不仅需要“把脉问诊”,还需要“对症下药”,让贫困人员站在“希望的田野上”。

  “实”要俯下身子

  作为第一书记,我刚到任时,就听到了一些老百姓的质疑声,比如“扶贫干部是不是‘花架子’”“是不是奔着给自己镀金的目的”等。干群之间的信任就像“多米诺骨牌”,一环倒下,将对后续的扶贫工作产生连锁负面影响。“喊破嗓子”不如“俯下身子”,打开老百姓心理防线的通行证就是脚踏实地到群众中去,让大家闻到扶贫干部身上的泥土味儿。

  单兵作战不如团队攻坚,要取得1+1>2的效果,就必须积极依靠村“两委”,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由点到面辐射。为此,我启动了“凝心聚力”工程,组织全体村“两委”工作人员到典型村、文明村参观学习;召开全村党员干部大会,开展“解放思想找差距,凝心聚力谋发展”主题讨论,让大家在思想上达成加快发展共识;每周固定一天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策划接地气的学习主题,建立契合实际的党员学习体系;带领驻村工作队走访村里的老党员,了解村里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在走访因病卧床的原村长殷化生老人时,他向我讲述了黑山子村的发展历史和概况,他身上那种情系群众、踏实苦干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我知道,思想上形成统一还不够,还要从行动上和大家站在一起。为此,我经常入户走访,听取意见建议,和村“两委”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村办等工作,关心关爱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细”要迈开步子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先要摸清所帮扶村的贫困户、贫困人口情况。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我带领队员共深入178户农户,在黑山子村5个自然村进行了拉网式排查。1个月的时间,我们经过了解、比对和研判,重新识别了2018年贫困户8户21人以及通过各项政策扶持正常脱贫的48户114人。经过摸底调查,这8户均达到精准贫困户标准。在此期间,我们还召开了3次各自然村动态调整会议和2次行政村动态调整会议,确保不错评、不漏评。此外,在发现有5户精准贫困户是危房户后,我们第一时间上报乡政府,危房现已改建完工。

  此外,我每天都坚持走村入户,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利用一切时间,在田间地头、农户家里,主动耐心与群众拉家常,宣传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方针政策。

  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发挥妇女在扶贫工作中的力量,9月5日,我和驻村工作队参加了黑山子村村民委员会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妇联主席1名、委员3名,召开了黑山子村“话我家、说变化、谈梦想”妇女恳谈会,大家一起议家风家训家规,晒家庭幸福生活,讲家庭和谐故事。此外,我还争取到香港嘉利扶贫基金会驻中旗办事处为黑山子村免费配备了广场舞音响设备和25套广场舞服装。

  “准”要打开路子

  帮老百姓想办法、谋出路,我们不仅要做信息枢纽,还要做产业使者,只有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实际的产业项目,才能引领群众早日摆脱贫穷。

  我们按照“基础设施和支付产业协同发展,近期工作与长远发展统筹考虑”的指导思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村、乡共同谋划、充分沟通,最后经村集体民主商议确定,在每村都规划实施了两个以上的产业项目,规模较大有脑包村的藜麦经济项目、董北村的万寿菊示范基地项目、董南村的向日葵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对村民脱贫成效显著,也对黑山子村经济发展有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契合扶贫政策、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多方筹集资金、实施扶贫项目,用产业引领农村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环节磨合、实践探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基础配套问题。

  牛家房村是黑山子村的一个自然村,有40多户80多人,全村600多亩水浇地,以种植玉米、马铃薯、葵花等节水作物为主。但由于电压低,每到农忙用电时节,村庄的生产生活用电就成了大问题,用电难题困扰这个村整整10年。

  60多岁的村民徐培德和我说,农忙季节用电高峰期,村民的生活用电成了大问题,晚上连几瓦的灯泡都带不起来,做饭不能用鼓风机,村里干电焊的六七家村民都不能正常经营。村长王勇向我反映,这几年因电价而引起的矛盾有增无减,全村共5眼机电井,由于电压低,灌溉时只能启动2~3眼井,村民们抢着灌溉,矛盾由此而起。村民崔瑞说,今年夏天浇地的时候,因为电压低,得分时间段轮流浇灌,由于浇灌时间受限,邻里间经常发生争执。

  10月30日,我与督导组成员一起到旗供电局协调督促解决此事。经过协调,旗供电局相关部门表示,已经把牛家房村的农电改造项目上报乌兰察布电业局,初步设计两个方案,一个是迁移现有变压器,缩短供电线路;另一个是加大现有变压器功率,批准后明年初就开始实施,而且不用村民花一分钱。

  转眼间,我已经到黑山子村半年多,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但我相信,今天的探索实践就是为农村地区注入了源头活水,在不远的将来,乡村经济一定会破土而出,生根发芽。